乾眼症精密檢查

菁英診所採用義大利原廠之O.S.A.乾眼症測量儀,並搭配裂隙燈顯微鏡,對眼表進行完整評估,並將檢測數值圖像化,利於醫師及患者能快速解讀乾眼程度分析。
O.S.A.乾眼症測量儀
主要檢查項目包括淚膜分層分析與各項眼表病理原因(ex:瞼板腺缺損)分析:
1.淚膜分層分析:
- 脂質層(lipid layer):由於大部份乾眼症肇因於脂質層質量不足,導致保水功能不佳,進而使得淚液過度蒸發,透過此項檢查可評估脂質層組成物的質量、脂質層厚度與均勻度,是診斷乾眼症的重要指標。
左側影像為患者脂質層狀態,將之與螢幕上方七個等級做比較,結果近似於右側影像,屬於中度乾眼等級。圖片/菁英診所
- 淚液層(aqueous layer):藉由量測淚河高度(Tear Meniscus Height)來判定患者淚液是否充足。正常人淚河高度約為0.25 mm,若是量測高度低於此數值,代表已有淚水分泌不足之問題,需要針對淚腺分泌進行修復。
靠近下眼瞼之處可見淚河,此影像淚河高度測量值為0.24mm,屬於正常範圍。圖片/菁英診所
- 黏液層(Musin layer):為淚膜內層,結構是由杯狀細胞所組組成的上皮層,具高度親水性,能穩定淚液層,因此評估黏液層穩定性的方式即是測量淚膜破裂時間(NIBUT),理想數值為12秒以上。若此層穩定性不佳,患者維持不眨眼時會感到不舒服,在下一次眨眼時,即可測得整體破裂時間點與破裂點位在何處。
左側影像為患眼,右側所顯示的圓形格狀圖即為先後出現的淚膜破裂點。圖片/菁英診所
2.瞼板腺缺損分析:
瞼板腺(Meibomian glands)分佈於上下眼瞼,眨眼會刺激瞼板腺分泌油脂,維持脂質層正常厚度,以減少淚水蒸發。透過瞼板腺缺損分析,亦可瞭解脂質層的功能是否不足。檢查方法為翻開患者眼瞼,透過儀器觀察瞼板腺分布是否正常,若分布不均或者萎縮鬆散,則代表需進行相關熱治療疏通瞼板腺、或促進已萎縮之瞼板腺修復再生。

角膜染色併用裂隙燈顯微鏡檢查
角膜染色是檢查角膜損害的重要方法之一,併用由裂隙燈顯微鏡可清楚觀察角膜是否呈現不平整狀態,以進一步判定角膜破皮、缺損等病理問題。

輔以眼表疾病指數,測量患者自覺症狀
為了診斷乾眼症嚴重程度、並確認治療效果,除了藉由精密儀器檢驗眼表病理徵象,還必須結合患者自覺症狀之評分,醫界大多採用「眼表疾病指數量表」(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,OSDI),OSDI 若大於31是診斷乾眼症的重要參考指標。
